臥春

 

陸游經典詩作 《臥春》暗諷《我蠢》?

中文讀音的抑揚頓挫,稍不相同就會原意盡失。網路上有一首令人啼笑皆非的詩作,讓許多網友轉貼朗誦。據說這是南宋詩人「陸游」的作品《臥春》,整個作品倘若使用某種「鄉音」來朗誦,聽起來會變成一篇「罵自己是頭驢」的詩作。這真的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作品嗎?

看原信:

請問陸游真的有寫過這詞嗎??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 
鄉音濃重的國文老師,為學生們朗讀一首題為「臥春」的陸游古詩, 
要大家聽寫在筆記本上。 
 
《臥春》  
暗梅幽聞花,臥枝傷恨底,遙聞臥似水,易透達春綠。  
         岸似綠,岸似透綠,岸似透黛綠。 
 
 
 
沒想到,有一位同學的筆記本裡竟是這樣寫的:  
 
《我蠢》 
俺沒有文化,我智商很低,要問我是誰,一頭大蠢驢。  
俺是驢,俺是頭驢,俺是頭呆驢。 





這則詩作在網路上流傳很廣,已經很難找到原作者是誰,同時追查過程中我們發現,網路上也有人說這是「李賀」的作品。但究竟《臥春》是李賀、陸游的詩詞創作,抑或只是網友的搞笑作品呢?

我們拿這首詩請教現任職於台北市中正高中的國文教師許馨之老師。許馨之老師看了直說,「這是網友胡鬧的吧!陸游不會這樣寫詩的。」為什麼許馨之老師會這麼說呢?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的結構:

《臥春》
暗梅幽聞花,臥枝傷恨底,遙聞臥似水,易透達春綠。
         岸似綠,岸似透綠,岸似透黛綠。



陸游是南宋人,李賀則是唐朝人,關於兩位詩人的生平,相信各位網友早在國高中時就已打下良好的國文基礎,在此暫不多做介紹。許馨之老師表示,這首詩有問題的地方太多了,可以從以下幾點逐步來判斷:

1. 首先先從句數來判斷。《臥春》共有七句,不符合近體詩的格式,所以《臥春》一定不是近體詩。(近體詩分成:絕句、律詩及排律,分別為4句、8句及8句以上。)

2. 《臥春》字數長短不一,只有可能是:古詩、宋詞或元曲。但不管是南宋陸游或是唐朝李賀,應該沒有哆啦A夢的時光機這種好物,不可能穿梭時空去蒙古汗國學寫元曲;而這作品也沒有詞牌名,顯然也不會是宋詞。看來也只剩古詩這一選項。

3. 不過很遺憾,《臥春》也不是古詩。《臥春》後三句每字皆為仄聲字,並不符合一般詩詞的平仄協調,所以不是古詩或樂府詩。

4. 《臥春》後四句最末一字皆為「綠」,任何詩詞皆不可能如此重複,更別說後三句是幾乎一模一樣的重複了。

解析至此,看來這首《臥春》有很高的機率是現代的網路笑話惡搞之作,只是我們不知道寫這首「我蠢」的作者是何方神聖。但可以確定的是,請大家不要再誤會這是陸游的作品了!

特別感謝:許馨之老師

from: http://rumor.nownews.com/2011/05/03/515-2708750.htm

 

 臥春

 



陸游的生平介紹:

陸游出身於一個由「貧居苦學」而仕進的世宦家庭。陸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,祖父陸佃,父親陸宰。 當時正值宋朝腐敗不振、屢遭金國(女真族)進犯的年代。出生次年,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,他於襁褓中即隨家人顛沛流離,因受社會及家庭環境影響,自幼即立志殺胡(金兵)救國。

封建家庭雖帶給陸游良好的文化薰陶,尤其是愛國教育,但也帶來婚姻上的不幸。他20歲時與表妹唐婉結婚,夫妻感情甚篤,可是其母卻不喜歡唐氏,硬逼他們夫妻離散,唐氏改嫁趙士程,陸游亦另娶王氏為妻。離婚後陸游非常傷痛,紹興二十五年31歲遊經沈園時,偶見唐琬夫婦,陸遊在沈園牆上寫了〈釵頭鳳〉詞以寄深情,此後多次賦詩懷念,直至75歲時還寫了有名的愛情詩〈沈園〉。唐氏讀了陸游的釵頭鳳後悲痛欲絕,和了一首釵頭鳳,不久便去世了。

陸游「年十二能詩文」,學劍,並鑽研兵書。29歲赴臨安省試,名列第一。次年參加禮部考試,因名次居於主和派權臣秦檜的孫子之前,又因不忘國恥「喜論恢復」,要求「賦之事宜先富室,徵稅事宜覆大商」,爲秦檜所黜。檜死,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。孝宗繼位,賜進士出身。後因力勸張浚北伐,發生部下將領不合的情況,再加上主和派阻饒,朝廷立即動搖,而陸游亦被冠上「交結臺諫,鼓唱是非,例說張浚用兵」之罪名而遭免職。六年,起通判夔州。

乾道八年(1172年)主戰將領王炎聘陸游至幕中襄理軍務,使陸游的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。軍旅生活使他的懷抱不禁為之一開,寫出了許多熱情奔放的愛國詩篇。「飛霜掠面寒壓指,一寸丹心唯報國」可說是他這一時期生活和心情的寫照。雖然陸游滿懷報國赤誠,但因朝廷腐敗,只求苟安無意進取,他復國的壯志一直無法得到伸展的機會。

淳熙二年(1175年),范成大邀陸游入幕僚,爲成都路安撫司參議官。陸與范素有詩文之交,因此不甚拘守官場禮數,以致引起同僚譏諷;又因復國抱負和個人功名長久無法得到伸展的空間,故常有較放縱輕佻的行為,被同僚指責為「不拘禮法,恃酒頹放」。於是陸游索性自號「放翁」,並在詩中自我嘲解。

之後歷經多次升降官職,在光宗紹熙元年(1190年)之後的二十餘年,長期蟄伏在山陰老家農村,家居時「眼明身健何妨老,飯白茶甘不覺貧。」因為養生有術,嗜食薏米和木耳,到了晚年,依然耳聰目明。期間雖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敵作戰的主張,但始終遭受非議。最後於在嘉定二年(1209年)十二月二十九日(陰曆日期,陽曆為公元1210年1月26日)抱著未見國土收復的遺恨與世長辭,享年86歲。

陸游一生力主北伐,雖然屢受主和派排擠打擊,但是他的愛國之情至死不渝,也與尤袤、楊萬里、范成大並稱「南宋四大詩人」。死前曾作《示兒》一絕:「死去原知萬事空,但悲不見九州同。王師北定中原日,家祭毋忘告乃翁。」,堪稱是最能表現陸游創作精神的代表作。他的詩產量極多,至老仍然創作不懈。實際上創作了一萬多首,經他自己刪汰之後仍有九千三百多首。

詩大致可分為三期:

第一期為少年到中年(46歲),時期最長但留存作品最少,約200首,因陸游將自己早期「但欲工藻繪」的作品刪除淘汰的關係。

第二期為46-54歲,詩約2400多首。此時期因深入軍旅生活,詩風變為豪放壯闊,愛國思想也更加提升。此一時期詩歌創作的成熟和豐富,奠定了他作為一代文宗的崇高地位。

第三期為蟄居家鄉到逝世,現存詩6500首。數量之所以較多是由於他晚年未暇淘汰的緣故。此時期與農民接觸較多,再加上宦海沉浮飽經憂患,並且其年事已高,因此風格轉為清曠淡遠的田園風格和蒼涼的人生感慨。

不過即使詩風前後轉變了三次,但是他詩中還是充滿強烈的愛國情感,這也是他最大的特色與傳頌千古的原因。其他也有較為平淡、清麗、甚至是奇譎的作品(詩集中有數百首記夢的詩),不過那是少數。

《關山月》、《書憤》、《金錯刀》、《農家嘆》、《黃州》、《長歌行》等,均為其代表作。

另也工於詞,纖麗處似於秦觀,雄快處似於蘇軾,超爽處更肖辛棄疾。以《訴衷情》(當年萬里覓封侯)、《卜算子》(驛外斷橋邊)等最為著名。他的文學理論也具有相當影響力,主張詩文為發洩人心鬱悶的利器,又主張養氣以求工。

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臥春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