苑裡阿嬤藺草編織 / 苑裡藺草文化館
阿嬤陳紅柿:「銘鴻,我要回去煮飯,要吃要快來…。」
紅柿阿嬤82歲了,除了耳朵重聽的毛病之外,她的身體硬朗、生活規律,和一般健康的老人一樣,常在家附近走動聊天,也仍然忙碌煮飯,扮演照顧家人的角色,但不一樣的是80多歲的她,可還有生產力。記者:「現在這樣幾行?」陳紅柿:「3行而已,3行再1行,3行過去…才留。」
紅柿阿嬤和妹妹做的是藺草編織,一把曬乾的藺草葉經過她們的手,變出了提袋、帽子或草蓆,這幾年地方上的文史工作者重新發掘這項幾乎要失傳的手藝,將阿嬤們請出江湖,年輕時曾經用來貼補家用的技術,現在讓人嘆為觀止。陳紅柿:「我們這些老人家好像古董一樣。」記者:「國寶啦。」陳紅柿:「哈哈,,像古董。」
陳紅柿:「看人做我們自己就會做。」記者:「紅柿阿嬤沒有?你?」陳紅柿:「我不用人家?啦。」記者:「這麼棒,你們現在要做什麼?」陳紅柿:「照那個圖畫一畫,我們就這樣做起來。」記者:「你幾歲開始做的?」陳紅柿:「我不是臭蓋的,真正的呢。」記者:「阿嬤你幾歲開始做的?」陳紅柿:「差不多8、9歲的樣子。」
根據台灣經濟發展史,藺草編織曾經是日據時代的外銷生產大宗,民國25年左右,靠著這些家庭編織出的藺草草帽,1年超過1600萬頂,產值僅次於台灣的糖和米。陳紅柿:「以前整間呢,老的、年輕的坐得整間滿滿的,看人做,她也做,她不認輸,她也不認輸,說人家會做,我也要會做。」
不要輸人家,回憶當年只要跟著就會做,這年頭卻沒有人肯學,60年代起逐漸沒落的手工業,沉寂了好一陣子,直到阿嬤的口述歷史成為苑裡鎮成立藺草文化館的重要依據,而她的話更激勵後輩,該做點事了。藺草文化館館長陳惠芬:「我們在做田野調查的時候,她說的這句話讓我們很感動,她說傳統不能斷…,她講這個話的時候,我認為是語重心長,講出這樣的話,因為她覺得年輕人都不學了,那你這些工作後繼沒有人再繼續來學這些東西,不見了,我們傳統的產業的技術遺失了,相當的可惜。」
不讓傳統技術遺失,但是當年就地取材的藺草從哪裡來?其實現在也並不好找。陳紅柿:「早期溪邊比較多,或是野生,現在要把藺草苗留起來,現在只有苑裡才有。」
農會找了幾塊地將稻田改為藺草田,每年留下藺草苗,算是留下傳統也留下文化,更讓好久沒動手的阿嬤們活了過來。陳紅柿:「她好像82歲…。」阿嬤:「哪是,83歲。」記者:「你呢?」陳紅柿:「我82歲。」阿嬤:「再過來就我了。」
農會、社區和館長的號召,苑裡鎮所有曾經學過藺草編織的阿嬤們大集合,一起編織一起生產,是維繫傳統,,也是創造利潤,共同的藺草經驗成為可貴的話題。文化館裡的這個場地,重現了紅柿阿嬤描述的當年大伙兒邊做邊聊的美好氣氛。記者:「你今年做幾個袋子?」阿嬤:「哈哈哈,說你一天做幾卡?一天隨便也5、6 卡。」記者:「做4、5卡喔?」阿嬤:「這麼厲害,你澎風,用講的加減講,澎風水蛙殺無肉。」
其實手工編織不容易,一個提袋得做好幾天,每個阿嬤各有專長,甚至開始產生微妙的競爭關係,不同的創意陸續出現,作品越來越有趣。阿嬤:「這是我自己做的名片夾…。」愛子阿嬤:「給模特兒穿,她穿了很滿意,就一直做內衣啦,做裙子啦,做領帶啦,做燈啦。」
鳳蛾阿嬤:「要比賽了…,電視上那頂帽子好像不錯,我就把它做起來,做起來比賽,帽子就是做這樣,我都做這樣。」
秀琴阿嬤:「想要做的時候也是很困難,要合他的身,要去量他的身,量好你要做,要控管得好,不然的話,穿了太大,還有那個包包也要配合他,他那個娃娃那麼小,包包也是那麼小,包包那麼小不好編,還要編到可以背,那有點困難。」
這些創意阿嬤們小時候忙手工,書讀得不多,偶而還會出現些小狀況。劉幼阿嬤:「就不識字,哈哈哈,那時我自己不識字,我就想說,就依樣畫葫蘆,做完拿給識字的看,他說你字弄顛倒了,弄錯了啦,哈哈哈。」記者:「你現在把它翻過來,是對的嗎?」劉幼阿嬤:「翻過來對啊,這邊就對了啊。」
秀琴阿嬤:「差這個,這邊有草啦,這梗在這邊啦,是反面啦。」記者:「你作品很多?」秀琴阿嬤:「她最厲害第一名,哈哈哈,你們都不要在這,我第一名,哈哈哈。」
但不識字的阿嬤們,現在可是鄉土教學的活教材,成為小學生的採訪對象。記者:「我們今天來到這個地方教作藺草文化館,你們自己有玩過藺草嗎?」
小朋友:「阿嬤,你為什麼要學做藺草?」阿嬤:「阿嬤愛錢啊,哈哈哈,因為要賺錢。」阿嬤:「孫子都大了,阿嬤無聊,無聊才做。」小朋友:「我無聊也做不出來啊。」阿嬤:「哈哈哈。」館長陳惠芬:「還有什麼答案跟我們說一下?」阿嬤:「做這才不會老,才會年輕。」陳惠芬:「喔,這個可以動動腦,可以訓練頭腦,非常好的一個工作對不對?」
老與少的對話,老傳統與新創意的交流,藺草文化館希望透過這些曾經見證歷史的阿嬤們,喚起對老傳統的尊重,並創造新的價值。來春阿嬤(唱「阿嬤的手藝」):「透早起床天未光,買蓆來到廳中央,價錢公道有久長,日作瞑作為三頓,指頭破洞腰酸軟,草蓆做來鋪眠床,頭戴草帽人人問,手藝要湠趁這陣。」
理事長:「正與新設計師合作。」
紅柿阿嬤:「1、2、3、4,1、2、3、4,轉身拋球。」記者:「阿嬤接住,水啦,轉身丟球,接住,好棒。」
紅柿阿嬤還記得小時候藺草編織的玩具是怎麼玩的,玩耍的快樂,秀技術的得意,老阿嬤和孩子一模一樣,藺草文化的傳承,還得靠這群退而不休,玩得正開心的老人家們。 來源:TVBS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