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找新意創業路 - 郭宗興 

 

傳統找新意創業路 - 郭宗興

老闆郭宗興:「我們設計很多,你慢慢看,我這樣弄下去,你覺得可以把腳抽出來。」

老闆很有耐心的一量再量。郭宗興:「你再穿一下,因為釘完之後會比較緊,你走看看,會越穿越合腳。」

對自己的作品,木屐店老闆郭宗興,充滿自信,原本以為木屐這種老東西,真的會買來穿的人應該不多吧,不過來到店才發現,不是那麼一回事。郭宗興妻子鄭百玲:「我這有名片,上面有我的臉書。」

在這個細雨紛飛的日子裡,顧客依舊絡繹不絕,很難想像,這家店曾經連一雙鞋也賣不出去,逼的郭宗興只好放棄店面,放棄這個父親留給他的木屐事業,甚至把店面頂讓給老師父,他自己改行做營建,但是沒想到經商失敗,負債上億元。

郭宗興:「那時候木屐看不到希望,在民國70、80年的時候沒人買,我們家有幾筆土地在台南,就想拿來做,初期是做的不錯,也賺到錢,所以就得意忘形,就一直擴充,財務槓桿做太大,結果被人倒。」

談到過往,郭老闆顯得有些躊躇,似乎不太願意再觸及這段失意的歲月,倒是在一旁的老伴,忍不住接了話。鄭百玲:「宣布倒閉那天,我記得很清楚,抱著孩子跑路,心很痛,每天哭,在台中每天哭,現在都過去了,我相信上天在看我,除非你很惡質,上帝才會懲罰你,我們這是歷練。」

就是憑著這股信念,即便破產了,夫妻倆依舊不離不棄,跑菜市場養家糊口,直到3年前一通電話,機會來敲門。鄭百玲:「有一天,我大伯打電話來的時候,那感覺好像大太陽出來了,我們就期待著,等到老師傅決定還給我們的時候。」

原先頂讓出去的店面,老師傅退休不做了,夫婦倆用大伯資助的20萬元,把店面拿回來,重新出發,但是做什麼好呢?郭老闆想到的是,他從小就跟著爸爸和家裡老師傅,一起學著做的手工木屐。

郭宗興:「我跟你講,我國小開始就會了,我也是傳承,我那時候念成功國小,放學回家就去工廠刨木,之前會排斥它,會想說這東西到底還能撐多久,我跟我老婆一直在觀察。」

店面剛拿回來的時候,其實除了賣木屐以外,什麼都賣,儼然是個雜貨鋪,然而夫妻倆對於怎樣經營這個小店舖,起初沒有太多想法,不過由於店鋪剛好位在熱門景點赤崁樓附近,三不五時都有觀光客閒晃到這裡,而掛在店鋪裡的木屐,在雜貨中顯得突出,引起遊客好奇。

這 滿酷的,很少人會穿吧,郭宗興留意到了,幾經考慮之後,決定賭他一把,鎖定只賣木屐,只不過當初這個決定,讓郭太太膽戰心驚,因為如何讓傳統木屐,走出老 舊的窠臼,讓生意源源不絕的來,當時夫妻倆沒個譜。鄭百玲:「沒有人看好,每個人都罵我,怎麼不阻止妳先生,我是想我先生願意去做,我就很高興了。」

一 邊支持先生,一邊卻很擔心沒生意,當時郭太太急得像大伯求救。鄭百玲:「我大伯說,妳沒有做FB,生意做不出去,我就很緊張,因為我都不會用,說實在,老 行業一直老下去的話,一定沒人理你,所以一定要搭新的東西,FB是最先進的,我女兒幫我整理好之後,我自已開始做,就順手了,我有基本粉絲,按讚的,他們 都喜歡看,因為我講故事。」

郭太太在網路上PO上色彩繽紛的木屐照片,還圖文並茂寫著製作過程,甚至轉述顧客穿過之後的心得報告,逐漸在網路上打出名氣,開始有人下訂單,要求訂製特別鞋款。郭宗興:「現在做的都很時尚了,看不出來是木屐。」

時尚感十足的涼鞋,不說還真看不出來是木屐,另外,還有充滿現代感的夾角拖。鄭百玲:「這雙有客人買23雙一樣的,還有上色的,年輕人喜歡搶眼、活潑的,會跟我訂,我就做。」

郭宗興:「這可以拉筋,往後拉筋,往前縮小腹,一天撐5分鐘就可以了,也不要撐太久。」

為了打開市場,鄭老闆用平價策略,吸引顧客嘗試,並且堅持現場量身訂製。郭宗興:「你先買便宜的來試穿看看,沒用丟掉也不可惜。」

平價量身訂製手工木屐的噱頭,確實讓郭老闆逐漸打出名氣。郭宗興:「過年期間很多人特別從國外來,就是要我現做,那感覺不一樣,這樣沒有賺到比較多錢,但是賺到人家的肯定,還有人家千里迢迢來的感覺,就很快樂。」

人 生轉折走一趟才發現,那種踏實的快樂感受,是在打造一雙雙手工木屐的過程裡獲得的,但卻是郭宗興在當營建業大老闆的時候,從來沒有過的體會。郭宗興:「剛 開始真的身段放不下來,你看我們這樣做,但是現在做這3年,我感覺這樣講,從幾千萬、幾億,到現在一個月上百萬,差距很多,但是我現在換到快樂,以前我不 快樂,我們跟客人互動,其中大道理我不會講,但是我現在真的快樂。」

快樂成了郭宗興延續家傳百年木屐店的動力,當初覺得木屐是夕陽產業, 沒有前景,甚至轉行,其實是自己忽略了老東西的價值,沒有讓傳統跟上時代腳步,才導致生意沒落。鄭百玲:「到塑化劑事件,我很感恩一位大學教授,,買了 40幾雙當室內拖鞋,他帶了5位教授來買,每個人都來買的時候,我才看到希望,因為他們學問比較高,他們看到木屐的光明面。」

坊間流行的勃肯鞋,用木屐可以打造出相同款式,而且除了鞋底止滑墊以外,整雙鞋不用塑膠製品,在塑化劑風暴爆發當時,剛好替木屐做了最佳宣傳。郭宗興:「木屐雖然舒適性不是很好,但是它一定有它的利基市場。」

雖然找到利基點,但是要讓木屐店經營下去,夫妻倆得有足夠做木屐的木材,也需要有人幫忙,製作新開發出來的健康木屐鞋版。郭宗興:「有樹皮的是台灣的,6份進口,4份台灣本土木材。」

開木材廠的老朋友適時給了援助。陳清河:「我們認識20幾年了。」

郭宗興重拾木屐老本行的時候,想起這位開木雕工廠的朋友,當時朋友的兒子陳永國剛退伍,接下家裡工廠。陳清河:「該換年輕人了,我也想退休。」

陳永國:「重點是我自己有興趣,沒有興趣的話是做不來的,要做之前都要看,漂亮的要做上面。」

郭永興亦步亦趨跟著永國,看著他裁切鞋版的每個動作,一點也不馬虎,每做好一雙鞋,都要拿起來再仔細檢查一下,因為木屐的鞋版和一般鞋子不同,木屐的鞋跟完全不用釘子,而是用卡接,因此接合處的尺寸,要算的更精準。

一老一少,雖然有年齡差距,但是專注的模樣卻是一致。記者:「跟伯伯合作有沒有多一種家人的感覺?」郭宗興:「有阿有阿。」

對 郭宗興來說,和好友之子的合作,已經不只是生意往來,更多了一份傳承的情感,2人對於在製鞋過程中,盡量保存木屐會呼吸的特質,有著相同共識,高檔木材製 作的木屐,絕對不上顏料,以便保持木材毛孔的暢通,但是要改變木材的顏色,有一個方法,用火燒。陳永國:「這黑色是燒出來的,其實燒過之後的木屐,比較會 吸腳汗,有裂的就上漆。」

其實說有裂痕,其實也不是真的有裂縫,或是壞掉的鞋版,只是木材紋路沒那麼緊密,用火烤之後,在冷縮熱脹的效應 下,有可能會裂開,於是乾脆用來做創意木屐。郭宗興:「去年台南故事包的蔣文慈老師來,他就一直提醒我,你要有一天成為木屐界的LV,不要讓木屐停留在勞 工朋友低層,那種粗俗的感覺。」

成為木屐產業當中的LV,已經成為郭宗興夫婦,和陳永國老少兩代的共同期許,而夫妻倆早年經商失敗的痛 苦,到此時,儼然已經雲淡風輕。鄭百玲:「人喔,除非自己要打垮自己,別人打不死,你要讓別人打垮,除非你自己喊失敗,你既然當人,上天給你每一步,都有 它的道理在,你把它義務做好就好。」

夫妻倆笑容裡,展現出歷經淬鍊之後的人生體悟。郭宗興:「為什麼每個人一進來看到木屐,就會說是日本木屐,我覺得老天再給我一個機會,有機會的話,我最大目標就是有一天,讓人家一看到木屐,就會說那是台灣的木屐。」

郭 老闆說,人生70才開始,他今年56歲,還只是暖身而已,在世人眼中,人到中年,事業失敗、破產,彷彿已經替生命畫下慘敗的句點,現在回過頭去看,那當初 以為的慘敗,只是老天給的旋轉門,讓人沉澱後重新往另一條路再出發,成功或失敗,快樂或悲傷,那選擇權都在自己的手上。TVBS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