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銘謙 手作步道

一起上山手作步道   對自然友善的方式



徐銘謙 - 對自然友善的方式 一起上山手作步道

星期一上午9點,陸陸續續有志工抵達台北福州山公園,位於福州山公園的櫻花道,是政府鋪設水泥步道的終點,所以還保有著部分泥土自然步道的路徑,3月份,有這麼一群志工來到這裡,準備以手作的方式,改善步道。

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:「我們原則上希望今天把所有事情做完,大家有沒有信心?有!真的喔,看到這麼多你們還有信心喔。」

有 些志工已經很有經驗,但也有不少人第一天來。徐銘謙:「在做這個,揮舞工具的動作的時候,尤其是大家是志工,不是非常專業的、每天都在做的工人,把工具放 在兩腿之間,做小規模的挖掘就好,為什麼要放在兩腿之間呢,看起來有點不雅,但如果用一邊的力量,回去就會很痠,喔。」

說明了工具使用法 之後,就要開始這一天的勞動,手作步道,顧名思義,盡量使用當地原有的材料,而且並不是去開發新的路徑,是在原本就有的路徑上做修整,台灣第一個引進手作 步道概念的,就是她,徐銘謙,現在還在台大國發所就讀,一直非常熱愛爬山,爬著爬著,就發現存在很多問題。

徐銘謙:「政府為了要鋪步道, 所以他就必須要從別的地方,運送很重的材料,來到這個山上,只是為了要鋪鋪面,其實有很多步道它其實不需要鋪面的,其實自然的土面其實就很好走,因為這樣 的施工過程造成很多的破壞,它把舊的陽明山在地的,採下來的安山岩做的時間,把它整個挖起來,然後底下鋪上厚厚的水泥,上面貼上花崗岩片,破壞了包括那時 候有很多豐富的螢火蟲、蝴蝶或是昆蟲的棲地。」

所以他曾經辦了一個刷青苔救古道的活動,用意在告訴政府,原有的安山岩長了青苔,刷洗乾淨救好,不用大費周章換掉,接著又發現,不僅政府發包的工程破壞山林,民眾自力救濟做的步道,也沒有比較好。

徐銘謙:「台灣有很多民眾會用地毯,會用廢輪胎去做步道,他們也是手作步道,可是他們的作法對自然生態是不好的,比如說有很多昆蟲、蟬,是住在土地下的,牠沒有辦法透出來。」

要怎麼樣讓民眾,能用最不破壞自然的方式來親近自然?2006年,徐銘謙申請了客委會逐夢計畫的一筆經費,到美國阿帕拉契山徑,想看看別人是怎麼做步道的。

徐 銘謙:「它全長3400多公里的步道,完完全全沒有發包一個工程,它完完全全都是用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,這樣一個團體,從找路、串連、維護,帶著志工去 一吋一吋的把這個步道,其實阿帕拉契山徑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字,到底多長沒有人說得出來,因為它是一個浮動的步道,為什麼它是浮動?因為它每天都有很多志工 在做小小的修整。」

徐銘謙說,因為有志工維持著很自然的鋪面,解決了水的問題,路變得好走,看起來也很自然,所以很多美國人有個夢想,就是走完阿帕拉契山徑全程步道。

徐 銘謙:「你可以想像假如今天,3400公里全程行者的夢想,建立在水泥步道,這個人應該走不到2個月,他腳就廢了,應該就不可能完成這個夢想,自然步道, 手作步道是做得到的,但它也不是完全就,我們所天真的以為說,其實人只要走路自然,我們什麼都不用做,人走過去的步徑,就變成了步道,這是一種浪漫的想 法,這是一種建立在,只有你一個人孤獨的走向荒野的想法,實際上不是。」

全自然當然很好,但事實上,只要人一走進自然,就不能避免地對自然形成深淺不一的破壞。徐銘謙:「我們做這個手作步道,是為了替代掉破壞更大的工程,然後用一個比較對自然友善,對使用者也友善的方式,做一個步道。」

回 到台灣,他開始擔任千里步道協會的副執行長,帶領志工進行手作步道,像這一段路雖然原本就存在,但是卻會因為排水不良、泥濘不堪,對登山客而言很不方便行 走,所以要這樣,先鋪上大石頭,再鋪上碎石,最後鋪上泥土,層層堆疊,讓路徑不僅底部實在,表面更好走。志工:「今天比第一天累,今天的路比較泥濘。」

看起來簡單,但做起來可不輕鬆。記者:「這不用工具喔?」志工:「這個喔,因為手沒力了,累不累?累!今天比第一天累,今天的路比較泥濘。」

在部分路徑兩旁,還得先挖掘出窄窄一條溝道,塞上木條,用意就在縮減路寬。徐銘謙:「其實步道越寬,它的水就越容易在步道上竄流,越難解決,那所以其實我們過去,用慣行工程做的步道一定都很寬,我們其實開始在縮減路寬,然後再還更多的地方給大自然。」

這一組已經不輕鬆,另一組人更辛苦。志工:「1、2、3,不要管我,直接過來過來過來,停停停,放,現在開始轉對不對,等一下怎麼轉,順時針方向轉。」

他們在進行的是截水溝工程,同樣是因為如果排水不佳,步道積水嚴重,長期下來甚至會造成路面坍方,但有了截水溝,設置在有坡度的步道上,就能夠將水導向邊坡。志工:「不能大石頭,會靠不近啦,那小石頭,它剛好在這塊木板下面,這個太大了,不能大,一定絕對不能大。」

水 溝的深度得斤斤計較,太深了,頂蓋的木頭無法與路面平行,太淺了,頂蓋就超出路面,還得注意坡度微調,否則頂蓋與頂蓋之間,根本接不起來。志工:「現在我 發覺這邊低了一點,低沒關係,再來墊,挖得太深,對,對我剛剛就跟你講不用了,真是的,等一下我看怎麼撬,往後往後往後壓,不是,我跟你講,不要動,那繩 子過來,你們拉上來的時候,力量不用很大,用兩手,好,1、2、3,好,OKOK。」

真的不容易,一整天都在反覆微調。志工:「再來再 來,再來,再來會死人耶,你要往後搬喔,很重耶,啊,我的手,小心小心,很重喔很重,放這邊好了,手不要放那邊,手放開,等一下,你們手不能放這邊,手要 放邊邊,來,1、2、3,好,再最後一次,好!我們休息一下,我們不需要休息耶,真的!你好好笑,過了這一關就升你做大帥,1,我數3,我統一發令,不要 那麼多人,大帥只有一個,快一點啦,笑到沒力氣。」

當然不會都只有笑聲,力氣活做著做著,難免會上火。志工:「每次都這樣,剛才也是叫你不要挖那麼深,你還一直挖哈哈哈,陳瑩你不要再念他了,真的很煩耶你,這個已經,做還不會累,念是最累的,壓力大增血壓增高,妳不要再念了,再念我血壓升高。」

志 工與志工之間偶爾上演這樣的爭執,這也是手作步道,很特別的一個部分。徐銘謙:「其實手作步道它最棒的地方就在這裡,就是,你看一般的工程,它是一種很專 業是的很權威式的,只有一種解決方案才叫專業,可是使用者的意見沒有被考慮進去,自然環境的觀點沒有被考慮進來,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說出一個理由,所以 沒有真正的專家或者是那種無知的民眾,這樣的區分,並沒有。」

因為意見得以表達,所以更會努力付出。志工:「現在就是趕快把它夯下去啦,這個拿開,危險,有夠力嗎,不行不行,有有有,有下去,來來來,換手換手。」

不過畢竟不是專業,沒有能夠注意到全部細節。志工:「來幫我把石頭塞進去。」記者:「為什麼要塞石頭?」志工:「因為它現在縫隙已經夾起來了,待會你們在做隔柵的時候,要先做那個石頭塞在這兩邊的縫,不然它會夾死,就沒有排水的效果了,它只要卡住,這樣可以了。

但 是還是有些環保團體不認同,認為手作步道同樣也在破懷自然,徐銘謙他們並沒有急著爭吵衝突,反而想到借重自然步道協會,因為他們在台北的很多郊山都有定點 觀察。徐銘謙:「我們就請他來做記錄,我們要施作這個步道之前,現在周邊的植物的林相,它的生長的族群群落的狀況,分布的狀況,然後特別是,有沒有什麼植 物是非常脆弱敏感,我們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避開它的。」

在這樣的過程中,讓更多自然愛好者也能了解,手工步道儘管對自然不無傷害,但 是因為取之自然、用於自然、還給自然,所以傷害是輕微的,是相較之下,能夠比較快恢復的。徐銘謙:「幫我把這些土消失不見。」志工:「消失到哪裡去。」徐 銘謙:「後面。」志工:「簡單啦,往後推事吧。」徐銘謙:「因為用拖的,它會形成一個,看起來像是一個坡,所以我們現在。」志工:「倒下去是吧,不能形成 路邊凸起坡的。」徐銘謙:「最好是用這樣,整個讓它倒下去,現在這個的,最快的我示範給你看,這樣子,你把它弄鬆就好。」

出乎意料的,愛台灣這片土地的人,真的很多,所以志工人數從來不是問題,大家都自費前來參加,為了節省時間,午餐也吃得簡便。志工:「吃些堅果類,謝謝。」

笑稱就像聖經裡說的五餅二魚,因為分享,而變得豐盛。志工:「我覺得我,每次做,每次都很辛苦。」志工:「累,累得要死,回去是很好睡。」志工:「可是回去以後,又期望說,下一次又是什麼時候。」

有 在美國工作的工程師,退休後回到台灣維護山林,也有還在師大念書的學生,拖著細瘦的身子,費力推著獨輪車。師大心理系學生陳怡安:「這是我要的地方,就是 我希望我有一個團體,可以跟著他們一起去親近大自然,實際上鋪路這件事情,還有實際上對社會有益的。」記者:「還滿累的欸,其實像剛剛那樣挖土,很耗力 耶?」陳怡安:「當運動啊。」

有源源不絕的社工加入,師資卻是問題,全台灣專業的手作步道老師只有5個人。徐銘謙:「在台灣其實最會手作 步道的一群人,就是原住民,但他們領的薪水,是工人的薪水。」記者:「不是師資等級?」徐銘謙:「對,如果他能夠經過培訓,他知道怎麼樣帶領志工,怎麼樣 分工,怎麼樣做領導統御、團隊激勵,那他就可以成為一個好的領隊、老師,那他就會可以有比較好的收入,跟比較好的尊嚴。」

另一個迫切的需 要,是政府的法令制度。徐銘謙:「我們每一個地方的計畫都是屬於短期的,一次性的,很多志工都會說,接下來呢?下一次可以去哪裡?這個部分其實需要政府變 成是,整個系統的設計,包括採購系統,包括會計系統,包括我們如果要就地取材的時候,這個取用森林或是取用石頭的時候,這種在國家公園或是高度保護區裡 面,在手作步道的裡面做一些法令上的適應。」

好不容易,整整3天的努力,這一條福州山的手作步道工程,進入尾聲,截水溝從一個深坑變成跟路面齊整,既能引導水流,又方便遊客從上面走過,鋪上碎石泥土、又灑上落葉的步道,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被改變過,事實上卻變得好走多了。

民眾:「太棒了,太感激了太感激了,好讚喔,好棒,還想說怎麼會這麼好,謝謝他們志工這麼認真。」

就 像修葺古蹟,修舊如舊的原則一樣,手作步道太自然了,有一天你經過這裡,如果沒有特別留意,或許也不會發現,這裡滴下過許多志工的汗水。徐銘謙:「我其實 希望的是,每個人透過雙手跟這個土地有很深層的互動,包括你去敲一顆石頭,你去鋸一個木頭的時候,你就可以感受到石頭跟木頭的生命力,是非常強韌的,這個 每一個石頭每一個植物,每一個生命跟我們都是連結在一起的,它用不同的形式,在這個步道存在。」

志工們:「手作步道,耶,大家完工了,拍手。」 來源:TVBS

arrow
arrow

    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