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廷嶧  顛覆傳統的西點工廠

廖廷嶧 - 顛覆傳統的西點工廠  專挑不討喜元素

 

 

圖: 廖廷嶧 - 顛覆傳統的西點工廠

 

廖廷嶧 - 顛覆傳統的西點工廠  專挑不討喜元素 

在廖廷嶧的西點工廠裡,現在並沒有專業的大師傅坐鎮,5、6位工作人員都是附近社區二度就業的中年婦女,廖廷嶧帶著他們一起工作,已經1年多了。記者: 「削皮輸媽媽耶?」西點工廠廠長廖廷嶧:「當然啊,怎麼贏得了,媽媽一輩子都在做家事,我們只知道說要做成怎麼樣,但是真的做得快、做得順,還是這些媽媽 比較厲害。」

每天的基本動作之一,就是把這些廖廷嶧從產地找回來的地瓜、芋頭、南瓜、紅蘿蔔等根莖類食材,洗淨削皮。廖廷嶧:「我說妳們怎麼這麼費工啊,趕快處理,過去動作快一點,她說不,老闆,這是你辛辛苦苦去鄉下找來的,這都是無毒的,不然就是有機的,這都很貴,我知道。」

身為經營者不得不計算的成本,廖廷嶧發現在這群媽媽身上,好像有點行不通。廖廷嶧:「他們刨皮可不是這麼的小氣啊,該不行的就去掉,不行的就整塊挖掉,這個看起來其實我是滿心疼的,不過這的確是一個正確的動作,這些本來就是應該要剔除的部分。」

清 洗洗得乾淨,削皮削得徹底,挖空瑕疵也絕不手軟,冷不防,廖廷嶧還得接收每位媽媽幾乎都有的大絕招,唸人。西點工廠員工紅姊:「就是說老闆你這個都沒有挖 乾淨,哪裡可以,消費者怎麼吃啊,對不對,我們都是這樣跟他講,我們就說老闆你一定要削乾淨喔,你沒有削乾淨,像這個那麼壞掉的話,人家怎麼吃。」

西點工廠員工余姊:「我唸他說,會生氣嗎?老闆囉嗦,通常我們都開玩笑都可以啊,都可以。」記者:「他不會生氣嗎?」余姊:「老闆不會,笑咪咪的。」

倒 也沒見廖廷嶧發脾氣,端出老闆架子嚇阻員工,其實一開始,廖廷嶧也是個半路轉行的門外漢,他本來在幫食品業做廣告設計。廖廷嶧:「(廣告主)他們製作的時 候,原料還有什麼東西,希望我們打上比如說美國原裝進口、澳洲原裝進口,但實際上好像標示的我,並沒有得到一個可靠的來源,於是我覺得這樣子,好像並不是 非常的恰當。」

乾脆就自己投入食品業,廖廷嶧對於他不愛吃的甜食,有一番逆向思考。廖廷嶧:「所以我自己是不愛吃甜食的人,但是因為我覺得,如果我這個不愛吃甜食的人都可以接受的東西的話,是不是大家都比較可以接受了呢?於是我去研究這個巧克力,我自己居然覺得很好吃。」

起 先在學巧克力的過程中,該怎麼把純巧克力和鮮奶油的苦和甜,做最佳比例的調溫、調味,廖廷嶧說他每天試吃,形同吃進3人份的下午茶,不過廖廷嶧也對於他現 在壯碩的身材,連忙做了解釋。廖廷嶧:「我這麼胖,不是因為吃巧克力來的,我從18歲就這麼胖了,所以這個巧克力不是我肥胖的原因。」

不 能怪罪他研發出來的巧克力,廖廷嶧說這一切都要怪自己太龜毛,西點工廠剛剛開幕時,請來的糕點師傅,都怪他這門外漢老闆,挑選食材不按牌理出牌。廖廷嶧: 「很多西點師傅,他們被舊有的製作方式所綁住了,那當初拿這些食材回來討論的時候,他們認為你想要做地瓜口味,那我們可以叫到地瓜餡、芋頭有芋頭餡,我們 何必要做這些吃力又不討好的事情,因為這些根莖類並不討喜,它的口味也不明確也不這麼甜美。」

廖廷嶧一度打算妥協,就依西點師傅的就用那 些市場上,討喜又慣用的水果。廖廷嶧:「我說好,那我去買新鮮水果來,我們來試試看,(西點師傅)他說不行,因為先天水果的水分太多,我們在製作上,會產 生很多脫水等等變質的現象,我們可以買比如說芒果乾、杏桃乾、水蜜桃乾或罐頭來製作,這些都是處理好的,可是我並沒有看到這些作物,是怎麼被種植出來的, 這些作物是怎麼樣被對待的,它又經過一個什麼樣的加工過程,所以我選擇了一個最遠最遠的一條路,我到產地去看著他們施肥、看著他們除草,我認為這個是有利 於消費者的一種種植方式,我才會把這個作物拿回來。」

這樣的生產過程騙不了廖廷嶧,廖廷嶧也不用去騙消費者食材來源,再加上一些關於有 機、無毒栽種小農的報導,打動了他。廖廷嶧:「我在一些這個報章雜誌上面,看到很多小農,非常注意、非常小心、非常呵護他的作物,用很多種比較自然的、天 然的、合乎自然法則的方式,來種植這些東西,而取慎選他的品種、栽種方式,我覺得這他們的精神讓人家很感動,如果我能夠把這些產品化作烘焙品,讓消費者來 跟它接觸,然後喜愛它之後,是不是對我們台灣的農業,能夠盡一點點小小的力量和本分。」

可惜請來的師傅,似乎不太支持他的理念。廖廷嶧: 「我帶回來,他們會用軟性的反抗方式,他會做出很不好吃的東西,或者是他會讓這個產品的過程非常的長,那我比較急個性的人,我希望能夠做出一些成果,然後 至少知道我這條路是正確、不正確,那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,也流失了很多師傅。」

廖廷嶧自己也還沒跟師傅學得完全,一時間顧不得專業背景, 廖廷嶧只好就近向社區招募員工,也就是現在,和他一起工作的這5、6位媽媽了;一開始,廖廷嶧觀察這幾位來應徵的媽媽們,雖然沒有受過正統的西點訓練,但 卻非常認真的,處理他拜訪各個產地帶回來的食材,後來廖廷嶧發現,她們好像比起專業的西點師傅,更懂他的心。

余姊:「這個原料,都是我們 老闆到各地去找的,到農地去找的,都是有機的這樣子,然後老闆又很辛苦,他不會說像一般的市場這樣子隨便買便宜的,我們老闆都是買貴的,像一般紅蘿蔔啊, 就一般的市場1斤1元,那我們老闆就親自到各地農地那邊,場地那邊去買這樣子,有機的都比較貴。」

廖廷嶧到雲林買的紅蘿蔔,台中找的馬鈴 薯,花東帶回來的紫地瓜,現在這些有機無毒食材,都被媽媽員工們了解和珍惜著,這也是廖廷嶧當初對於食材來源透明真誠的期待,只是他也明白那些市場上不討 喜,又不夠香甜的根莖類作物,要變成美味的糕點,少了專業師傅指導,他們得自己想辦法,頭一個要挑戰的目標,就是紅蘿蔔。

廖廷嶧:「這些媽媽她們太了解紅蘿蔔了,她們知道這個有營養,會買回家,但是她知道這個不是孩子、不是老公愛吃的東西,所以她們知道怎麼來處理它。」

孩 子不愛吃的胡蘿蔔,是富含豐富營養素的來源,煮熟後加入蜂蜜打成泥,最能去除草腥味,這還是媽媽們教給廖廷嶧的調味法寶,但打成泥還不夠。廖廷嶧:「其實 這個口感是不一樣的,泥的口感是整個充滿在我們的烘焙品裡面,但是刨成絲再把它蒸熟之後,它會有吃得到東西,但是又入口即化,不像塊那麼樣的明顯,又不像 泥那麼樣的軟爛,所以這個刨絲的部分,主要是增加它的口感。」

處理食材的過程中,刨絲、打泥、切丁這3種工,大夥決定要同時並存,因為沒有框架,也沒有烘焙經驗包袱的媽媽們,都曾經為了不愛吃根莖蔬果的孩子傷過腦筋,廖廷嶧想做成西點的,正好就是媽媽們想讓孩子努力加餐飯的食材,大夥也就更有志一同的發想。

廖 廷嶧:「比如說一個地瓜拿回來,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把它加入烘焙品裡面,它有很多種方式,媽媽可能會講說這個打成泥、還是刨成絲、還是切成丁,那最後我們 實驗的結果,我覺得她們講得對,應該要把這3種口感加在一起,才會有多重的層次,那她們用這種心態,陪我度過了比較難熬的、比較不確定性的那一陣子的研發 過程,我覺得媽媽給我的力量,比這些有專業技術的大師傅,還要多得多。」

雖然沒有高超的烘焙技術,也沒有華麗裝點,但卻是一份媽媽樸實的 手作品,烤出爐的蛋糕中間是切丁芋頭,上層鋪的是打成泥後的幕斯,調進紫地瓜添色,做不出太多變化,所以是同樣的蛋糕做為基底,同樣的技術處理,南瓜、地 瓜、紅蘿蔔也相同,切成丁、刨成絲、打成泥,在每一塊慕斯蛋糕裡,藏進每個媽媽的心願,希望把孩子們不愛吃卻又營養的根莖類食物,都讓他們開懷下肚。

廖 廷嶧:「其實我們的工廠充滿了不討喜的東西,我們的蛋糕也是醜醜的,我們的巧克力也是黑黑的,再加上我們的這些根莖類,都是大家不那麼覺得好吃的,它不如 這些水果香蕉、鳳梨、草莓,這樣的甜美又鮮豔,再加上這些媽媽,都是可能社會的二度就業的婦女,都是我們這邊集合的,都是一些不討喜的元素。」

但 世俗眼光中的不討喜,廖廷嶧倒像是個眼光獨到的伯樂,把媽媽們特質變成是工作上的細心盡責,彌補了專業技術的不足。廖廷嶧:「當我集合了最好的師傅,或者 是最好的設備,它不一定能夠做出讓人家感動和覺得美味的食物,反而是我們二流的設備、二流的人才、二流的這些東西,用一級的精神來把它融合起來的時候,會 是一個最了不起的一種產物,或者是一種生活方式。」

這種生活方式,是讓媽媽們找到實現自我的成就感,地瓜、南瓜、胡蘿蔔,那些不被愛的根莖類食物,也在媽媽們的巧手變成西點蛋糕,當初想要真誠的把食材來源開誠佈公而轉行的廖廷嶧,慧眼獨具,讓食材和人才都發揮所長。

可別小看他手下的這群媽媽員工,和不怎麼漂亮的糕點,這1年來,早就創下每月賣出1萬盒巧克力,和3萬盒蛋糕的驚人成績。 來源:TVBS



 




arrow
arrow

    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